各乡镇人民政府,勐焕街道办事处、遮放农场社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
《芒市推动蔗糖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工作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芒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10月9日
(此件公开发布)
芒市推动蔗糖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23—2025年)
根据《德宏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德宏州推动蔗糖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德政办发〔2023〕43号)文件精神,为加快推动芒市蔗糖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省委“3815”战略目标、州委“三支柱一标杆”安排部署,聚力热区特色农业建支柱,全产业链重塑蔗糖产业,把蔗糖产业打造成芒市重要优势特色产业,巩固好芒市蔗糖产业国家糖料核心基地生产地位,为保障国家食糖供给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二)目标任务
到2025年,全市甘蔗面积达21万亩(含替代种植),产量达到105万吨以上,产糖力争达到13.5万吨,实现综合产值达13.5亿元以上。加快甘蔗良种良法技术推广,实现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大力推进甘蔗生产专业化和全程机械化,培育一批社会化服务主体,力争到2025年甘蔗生产机械化率提高到50%以上。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延伸食糖产业链,大力发展高端、精品糖产业,促进糖产业提质增效。
(三)发展原则
政府引导,企业推动。加强规划引导,完善扶持政策,为蔗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制糖企业活力和创造力。
合理布局,规模发展。遵循蔗糖产业发展规律,优化蔗糖产业综合服务体系,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以土地、气候、热区资源为基础,科学引导原料生产基地建设与区域划定,扶持壮大蔗糖加工龙头企业,实现蔗糖产业高质量发展。
科技驱动,稳定增长。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加强品种改良、机械化应用、产业链延伸等,促进产品创新和产业升级,促进蔗糖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二、组织保障
成立蔗糖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具体成员如下:
组 长:郑 昭 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
副组长:李宗旭 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杨善斌 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成 员:杨 潞 市政府办公室主任
康成喜 市政府副科级信访督查员
杨 晶 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彭双燕 市工业和商务科技局局长
张自芬 市财政局局长
雷木嫩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梅学平 市自然资源局局长
杨国彪 市交通运输局局长
胡文学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杨 燕 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
李茂新 市外事办主任
黄 嘉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
徐 龙 市林业和草原局局长
彭志勇 市乡村振兴局局长
李 莹 市投资促进局副局长
岳元超 芒市镇人民政府镇长
朗岩哏保 风平镇人民政府镇长
李 澍 遮放镇党委书记
许宏平 勐戛镇人民政府镇长
邵志巍 芒海镇人民政府镇长
朗二相 轩岗乡人民政府乡长
李 莉 江东乡人民政府乡长
杨永培 五岔路乡人民政府乡长
余德龙 中山乡党委书记
木乐端 西山乡人民政府乡长
赖 虹 三台山乡人民政府乡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主任由胡文学兼任,副主任由杨晶、彭双燕兼任,办公室人员由相关成员单位抽调组成。办公室主要职责为:做好蔗糖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方案编报、计划目标任务分解、技术服务指导、统筹协调以及领导小组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领导小组成员如有变动,由各单位按照对应职务自行递补,并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不再另行发文。
三、重点工作
(一)科学规划蔗糖产业布局。把江东乡、五岔路乡、西山乡、三台山乡、轩岗乡、中山乡、遮放镇规划为全市糖料蔗生产基地,辐射带动其他乡镇协同发展;充分发挥芒海及其他通道优势,走出去大力发展其他区域甘蔗替代种植,巩固甘蔗替代种植成果。探索推动订单式甘蔗生产模式,进一步稳固种甘蔗植面积、产量,夯实甘蔗产业发展基础。(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市林业和草原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工业和商务科技局、芒市海关、市外事办、市边防委办、市卫生健康局、市公安局、市边境管理大队、各乡镇、制糖企业)
(二)强化科技驱动保障。突出制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加大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培养力度,推行甘蔗品种改良、机械化应用、产业链延伸等举措,促进产品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旱地甘蔗高产高效综合配套技术试验推广,提高旱地甘蔗产量;加强宿根甘蔗快锄低砍、铲兜、全膜覆盖技术运用,提高宿根蔗单产和延长宿根年限,降低种蔗成本;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科技普及,多形式开展科学种蔗培训,提高蔗农种植甘蔗技术水平,促进甘蔗产量提高,增加种蔗收入;(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工业和商务科技局、各乡镇、制糖企业)
(三)提升蔗糖产业发展服务水平。优化蔗糖产业综合服务体系,完善运行调节机制,提升糖业发展服务能力。围绕推动蔗糖产业稳定发展目标,高效落实国家扶持政策,加快甘蔗良种良法技术推广。提升蔗糖产业机械化水平,完善土地平整、机耕道路等蔗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甘蔗农机农艺融合,加大甘蔗机械研发推广力度。改善蔗区排灌条件,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市工业和商务科技局、市财政局、市水利局、各乡镇、制糖企业)
(四)扶持新型经营主体。推进甘蔗种植生产规模化,培育甘蔗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等糖料甘蔗新型经营主体,提高甘蔗生产组织化程度,探索蔗园生产托管、土地入股、承包流转等方式,充分调动各方参与糖料蔗生产积极性。(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国家税务总局芒市税务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各乡镇、制糖企业)
(五)打造“绿色糖品牌”。根据市场需求,打造“绿色糖品牌”,加强以蔗糖为原料的高附加值产品研发,拓展蔗糖在医药、化工等领域的应用。资源化利用糖蜜等副产物,实现制糖副产物高值化,促进蔗渣燃烧发电并网,利用蔗叶、蔗稍生产畜牧饲料,实现蔗畜融合发展,构筑“产业互补、循环一体、联合发展”的良好格局,提高蔗糖产业综合效益。(牵头单位:市工业和商务科技局;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州生态环境局芒市分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制糖企业)
(六)加快甘蔗品种调整优化。推进优化品甘蔗品种结构调整,推广脱毒健康种苗,建立甘蔗良种繁育基地,实现甘蔗优新良种率达95%以上,甘蔗含糖分达15%以上,产糖率达13%以上的发展目标。(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各乡镇、制糖企业)
四、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强化政策保障。落实好国家支持蔗糖产业发展政策,及时落实甘蔗良种良法技术推广补贴举措,积极争取甘蔗“双高”基地建设、甘蔗全程机械化、甘蔗良种繁育、桔杆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扶持政策。
(二)健全产业发展奖励机制。完善蔗糖产业发展奖励机制,对甘蔗产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企业、村组、专业团队和个人,适时给予表彰奖励。巩固甘蔗产业发展联农带农和促农增收工作机制,更好形成企业—村集体—蔗农整体受益、联动发展的良性格局。
(三)强化科技支撑。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推动成果转化,解决关键环节的技术瓶颈,提升蔗糖产业高质量发展。完善“产、学、研”技术创新体系,加强蔗糖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在甘蔗良种培育、农机装备、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等方面开展技术研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