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来,遮放农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紧紧围绕既定的发展战略和制定的工作目标,以发展社会经济为主线,以深化农垦及企业化改革为主线、落实民生政策统揽垦区工作全局,努力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全场呈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
一、基本情况
芒市遮放农场始建于1956年,是一个以橡胶、茶叶、咖啡为主要产业的国有中型农场,2010年正式实施体制改革,2011年8月设立农场党委、管委会,下设四个办事处30个生产队,2015年启动深化改革后,把办事处改为社区,生产队改为居民小组,下辖兴盛、晓阳、垦西、江畔、遮农5个社区,35个居民小组,原企业芒市国营遮放农场改制为芒市农垦实业有限公司,下设胶厂、茶厂、咖啡厂3个加工厂。全场有3076户6837人,其中从业人员1813人,在岗职工499人,退休职工1495人,农场党委下设5个党总支、42个党支部,有党员462名,辖区土地面积3.8万亩,可开垦利用土地面积2.5万亩。
二、“十三五”期间工作开展情况
(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职工群众收入持续增加。遮放农场立足区位优势、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工作方式、凝聚内生动力,始终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坚持在改革中促进发展、在发展中推进改革,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确保资产保值升值。一是通过调优产业结构,培育富民产业,橡胶、咖啡、茶叶三大主产业持续提质增效,认真贯彻落实历年国家、省、州、市关于农垦发展文件精神,认真抓好生产经营管理,坚持把传统产业立体式发展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以技术创新为抓手,共投入资金187万元,改造升级橡胶、咖啡老旧生产线,提高生产加工效率及产品附加值,极大的拓展了产销链条,大力推广胶咖间作,胶茶间作技术,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打造以“户拉四队胶咖间作生态示范园”为代表的环境友好型生态产业园,胶茶间作1870亩,胶咖间作3000亩,同时积极争取州、市农业林业和瑞丽热作所等优势资源开展作物病虫害防治、种植管理、生产加工等技术技能培训13场次,共更新胶园2105亩,建设环境友好型生态胶园1089 亩,带动周边发展环境友好型生态胶园5000亩,累计投入作物病虫害防治资金110万元。截至目前,全场现有橡胶种植面积16200亩,开割面积长年保持在5000亩以上;茶叶保有收获面积1470亩,咖啡种植面积3000亩,2017-2020年,生产干胶2100.81吨,生产干毛茶672.69吨,咖啡干豆922.03吨,实现生产总值27434.67万元;农业总产值28376.85万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063.8万元;职工人均收入18144元,从业人员年均工资收入11602元。二是大力发展林下种养业及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等特色产业,人工食用菌、石斛、百香果、魔芋等林下经济作物及林下生态禽类养殖逐步成型,有力推动农场产业转型升级。2016-2020年,在现有胶园保护带套种百香果1000亩,产量1000吨,实现产值600万元;发展魔芋种植(自2019年起种)130亩,产量200吨,实现产值200万元。坚果300多亩,已投产16亩,实现产值56.7万元;短期蔬菜共有1020亩,产量1800吨,实现产值720万元。引进铁枫堂石斛有限公司种植石斛384亩,总产量718吨,年产值达5000万元;与芒市喜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鼓励扶持7户职工群众试行种植黄金菇3亩10.6吨,实现产值8.48万元;大力发展肉牛养殖、林下养殖产业,积极培养养殖户拉六队徐应和成为致富带头人,累计出产禽类280000羽,产出蛋3000吨,肉牛1050头,生猪11350头。三是逐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独有的“军垦文化、知青文化和边疆文化”三大文化优势,将“文旅农场”建设纳入“十四五”规划,着力打造湿地景观公园、国道秘境、田园牧歌三大生态文旅路线。同时,积极探索“互联网+传统产业”模式,谋划遮放农场电商服务中心,走出一条以电子商务带动产业发展的新路子,全场多元富民产业发展格局日趋完善。
(二)深化农垦改革,国有农场企业化工作逐一落实。一是稳步推进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按照《芒市深化国营遮放农场改革实施方案》(芒办发〔2017〕129号)、《芒市遮放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实施方案》(芒办发〔2018〕98号)文件要求,成立社区选举工作小组,明细责任分工,负责挂钩指导社区、居民小组选举工作。已于2019年完成五个社区党总支委员、居民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的挂牌、社区后备力量储备及社区规范化建设工作,并将社区居委会和居民小组相关经费纳入2020年财政预算。二是加快农场企业化改革步伐。紧紧围绕《芒市遮放农场企业化改革实施方案》(芒办发〔2019〕73号)文件精神,按照“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原则,实行国营农场企业法人实体登记,落实生产经营自主权,恢复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并组织召开第一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一届董事会、监事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企业“三套班子”(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并于2019年3月完成企业清产核资,2020年4月正式挂牌成立芒市农垦实业有限公司。三是扎实推进土地确权发证工作。累计开展土地权籍调查35370亩(建设用地2404亩、农用地32266亩、未利用土地700亩)。截至目前,已完成72宗235.67亩公共建设用地、118宗32237.28亩农用地及700亩未利用土地的勘界测绘工作;办理不动产权证土地22宗4908亩,累计有证率98.04%。四是强化农垦土地管理和经营。积极开展土地承包和适度规模经营改革试点,完善承包租赁经营管理制度,共整合257亩土地租赁给个体户种植百香果;五是盘活资产增收创效。进一步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共清产盘活闲置资产20宗用于开发投资,带动周边发展和困难职工群众就业,增加企业收入100余万元。
(三)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三大产业齐头并进。以深化农垦改革为契机,“十三五”期间共申报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提升、产业发展等各类项目32个,共计投资3863.5万元;实施自筹资金项目1个,投资119万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063.8万元,市委、市政府累计下达固定资产投资任务6274万元,完成率达606.69%;累计招商引资项目3个,投资1710万元。通过招商引资及各类项目的实施,进一步配套完善产业生产基础设施,持续优化投资环境,拉动垦区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向好发展。
(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职工群众幸福感明显提升。遮放农场人社工作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关键指标,依托产业发展、惠农利农、民生工程、金融扶贫、危房改造、社会保障兜底、基础设施建设等为抓手,创新工作思路,突出重点、多措并举,认真组织实施各类惠民利民工程,扎实有效推进民生保障工作。一是卫生健康工作成绩显著:五年来,遮放农场卫生健康工作均达到或超过既定目标,计划生育自2016年全面实施二孩政策以来,在努力提升人口素质和服务水平上下功夫;奖励扶助政策落到实处,做到应享尽享;婚检、孕检、基因检测等各项工作均能按照市级要求如期完成。2016-2020年,累计落实国寿计划生育家庭保险17.13万元,完成任务数的103%,共1105户次5710人次享受生育家庭保险财政补贴。完成80岁以上老年人高龄补贴和独生子女保健费的排查申报,及时将符合政策的补助对象纳入申报范围。二是社保任务圆满完成。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狠抓社会保障、劳动监察等民生工程在遮放农场的落实。每年养老保险缴费率达100%,到龄人员信息采集完成任务数100%,全民参保任务达98%,人社所组织就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各4次,培训人数达400人,47人实现成功创业,申请创业补贴47人,共计479万元。三是民政工作落实到位。积极开展低保精准排查工作,维护了农场的社会稳定,使真正困难的职工群众生活得到了救济和保障,全场累计享受低保政策1389户2787人,均为城镇低保,政策全部落实到位;全面落实优抚政策,遮放农场优抚对象27人,其中参战军人23人,因战致残1人,因病致残1人,带病回乡1人,60岁以上农村籍退役士兵1人做好登记造册和抚恤金发放;临时救助调配合理,累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77.55万元,救助577人;发放救灾资金25.81万元;走访慰问1440人,发放慰问金及困难补助54.57万元,确保临时救助资金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全场80周岁以上老年人共296人已逐人登记造册,每人每年600元高龄补贴已发放到位。为1位特困供养对象,按时发放五保金,确保五保老人生活无忧。四是文化服务体系日渐完善。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5个,吸纳社会志愿者队伍309人,引领群众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00余场次。对全场1个场部、4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完善配套设施,落实人员管理、资金配套、队伍建设、活动开展、资料完善等措施,确保文化活动中心发挥社会效益,真正服务群众。
(五)抓好环境整治,场容场貌明显改观。坚持以环境整治专项治理行动为契机,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狠抓环境整治和生活垃圾治理,拆除擅自设置、破旧、存在安全隐患户外广告13块,清理规范店外经营行为30余次,处理偷运乱倒等行为12起;完成新建公厕5座,配套垃圾清运车辆2辆,新增垃圾桶582个,集中整治了垦区环境脏、乱、差问题;持续加强打击固体废物环境违法行为打击力度,积极开展农村废弃物综合利用,推行“户分离、组保洁、队收集、场清运”模式,逐步实现了垦区垃圾就地减量、分类处理、定点投放、收集清运;严格实行环保责任制,加强生活垃圾场和垃圾热解站的管理。
(六)加强应急防控,紧盯安全生产。一是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三个必须”行业职责,加强隐患排查,确保垦区生产安全。五年来,共排查垦区安全生产隐患192条,整改192条。二是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工作。每年均对预警预案进行修订,制定完善辖区内两个重点水库的度汛计划及防御预案,悬挂“汛期5个责任人”的公示牌,加强水库防汛管理,做好蓄水排水和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累计开展防汛抗旱巡察30余次。三是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报和预警。密切监视雨情、汛情和险情,通过微信群等方式累计向干部职工群众发布气象信息及灾害预警信息1200条。四是认真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层层签订了责任书,各责任区均落实了责任领导及包干责任人,充实扑火队伍、提高扑救水平,同时深入全农场橡胶林地检查砍出不少于10米防火线,砍岜深翻,清理居住点与林地交接点,排查各森林防火隐患100次。五是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经市疫控中心实验室检测化验,抗体检测率超过98%。
(七)狠抓社会治安,维护垦区和谐稳定。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三·三制”调处机制,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及时收集不稳定信息,提前谋划维稳工作。二是加大对特殊人群反复排查,三是做好打击非法传销、非法集资、缉枪治爆等日常性工作。联合户拉边防派出所配合工作,利用节假日等宣传机会加强职工群众的宣传教育疏导工作,共发放宣传品、宣传单30000余份,提高了职工群众参与度,辖区内未发现有传销团队和非法集资情况。四是做好防范和打击“三非”人员工作。按照要求对清查出来的“三非”人员进行登记造册,已配合社区民警采集基本情况建立工作台账。五是加大线索排查,积极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宣传,共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15300余份,建成扫黑除恶斗争永久性宣传标语150条,形成了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遮放农场未发现涉黑涉恶线索。六是深入开展打击走私违法犯罪工作,有效打击了走私违法犯罪嚣张气焰。
(八)完善基层党建,服务中心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着力解决问题,提高服务水平。一是完善5个便民服务中心功能,严格落实《遮放农场关于提高便民服务工作水平实施方案》,实行各类业务一站式办理,深受群众好评。二是开展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创建工作,成功创建3个州级党建标准化示范点,35个居民小组党支部均顺利通过市级基层党组织标准化验收;三是做好干部量化考核工作,按照月考核、年评比的原则,对全场干部进行量化考核,进一步激发了全体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四是在扫黑除恶和疫情防控工作中开展无职党员评先评优活动,通过对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充分发挥无职党员在扫黑除恶和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作用。
“十三五”期间,遮放农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业务部门的悉心指导下,遮放农场“两委”带领全体领导干部和广大职工群众克服市场低迷,经费紧张,矛盾复杂等突出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垦区社会保持稳定,经济平稳发展,改革稳步推进,职工群众基本满意。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不少矛盾和问题。一是融入地方进程缓慢,导致很多机遇、政策无法落实,特别是强农惠农政策及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周边乡镇。二是三大产业持续低迷,产业转型和职工群众持续增收的难度较大。三是历史遗留社会矛盾较多,与周边村寨土地纠纷不断,维护稳定的形势仍然严峻。四是干部职工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适应不了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三、2020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遮放农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攻坚克难,负重奋进,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着力振兴三大产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应对困难挑战中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持续稳定,较好的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
今年以来,遮放农场深入推进三大产业,坚定不移走产品高附加值路线,技术改造迈出坚实步伐,重点产业建设如火如荼,主产业取得较好发展。
今年以来,我们以生态文明为本、农垦文化为魂、旅游观光为骨,依托独有的“军垦文化、知青文化和边疆文化”三大文化优势,加快构建湿地景观公园、国道秘境、田园牧歌全域旅游格局,史迪威码头温泉旅游度假区破茧成蝶,全域旅游之花在遮放农场越开越盛。
今年以来,遮放农场扎实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外防输入,精准施策”为原则,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无疑似和确诊病例发生。
今年以来,遮放农场倾心民生福祉,医疗、养老、社保等应兜尽兜、应保尽保,科学有序开展重大疫情防控工作,大力推进垦区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农场建设,让辖区环境净了起来、美了起来、活了起来。
今年以来,遮放农场以党建引领聚焦发力为重点,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坚持不懈锤炼党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进一步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担当。
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和成效集中体现在:
(一)疫情防控工作卓有成效
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突出抓好源头防控、患者救治、物资保障三项重点工作,一是多样宣传强引导。多渠道全覆盖宣传,多种方式进行疫情防控舆论引导,发放宣传材料300余份、悬挂宣传标语条幅15条、上报各类信息1086篇,做到疫情防控人人知晓、人人参与,营造全场上下齐心战“疫”的良好氛围。二是外防输入把入口。按照芒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部署,在团坡和兴盛社区四、五、六组设立疫情防控监测点,严格履行疫情防控关卡24小时轮班值勤,成立了36支党员突击队和志愿者服务队,5支“党员流动宣传队”,共组织300名左右党员和100名左右志愿者按照“挂钩联系领导+包组干部+社区干部+近邻党员及群众”的“3+X”工作机制,对辖区范围内外来人员进行排查,以“点线面”结合的策略,同交通运输、公安、卫健、林草局等部门及其他乡镇开展联防联控。三是内强管理抓管控。对外来人员实行分类管理,根据村民、居民及其他类型外来人员近期旅行史或居住史、健康状况、病例密切接触史等判断其传播疾病风险,分类采取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并向市指挥部及时上报各种排查数据和信息。四是部门协作强排查。
(二)突出抓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质量快速提升
通过建立健全生产管理制度、强化政策扶持、技术改造老旧生产线、加强职工技术培训等方式,持续巩固橡胶、茶叶和咖啡等传统产业,不断提升传统产品市场竞争力。橡胶种植面积16200亩,开割胶园8415亩,产量561吨;茶叶开采面积1470亩,产量128.35吨;咖啡开采面积1107亩,产量140.6吨。出产禽类60000羽,产出蛋680吨,肉牛369头,生猪2100头,前三季度实现生产总值2981万元,工农业总产值6395.6万元;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为10248元。
(三)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天然橡胶基地建设项目。项目计划投资1434.53万元,计划改扩建66条天然橡胶基地道路,共计32.275km,路基宽4m,路面宽2.5m。目前,项目初设各项手续已经全部办理完成,计划2022年完成全部工程投入使用。
遮放农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343万元,项目计划建设戛中五组硬化道路长1.5km,宽3.5m;改造戛中四组0.4kv线路0.803km,改造居民电表95户;加深加固晓阳社区水井1座,新建50m3蓄水池1座,100m3蓄水池1座,新建泵房1座,安装供水主管12250m,目前项目已完工。
主产业生产线升级改造项目。总投资为99万元。根据遮放农场橡胶、咖啡产业发展定位和市场行情导向趋势等因素,拟对胶厂设施设备进行安装更新,扩建咖啡厂生产用水管网和改造提升咖啡生产线,项目建成后,将大幅提升产品附加值,拓宽产品销售渠道。该项目预计年底完工正式投入使用。
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10万元,完成年初市委下达固定资产投资任务1152万元的103.03 %。引进招商引资项目1个,总投资560万元,完成年初下达招商引资项目包装指标2000万元的28%。
(四)民生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是民生保障持续增强。2020年农场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2700人,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00人。全场享受低保户数为31户43人,截至目前发放低保金156235元、残疾人补贴 21120、特困人员救助金68699、老龄人补贴186850(今年暂未发放)、孤儿救助金52960元、临时救助金10000元,共计 495864元。新申请廉租房居民10户,房租为208元/月,保障了辖区困难群众的基本住房问题。落实国寿计划生育家庭保险完成额42470元,完成任务数的106 %,老年人意外伤害险完成额13300元,完成任务数的104 %;二是助力护航农牧业发展。协调帮助职工群众做好备春耕计划及各养殖户牲畜防疫、增殖工作,开展2020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面积申报和补贴发放工作,经核查4社区、符合“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条件的耕地共有2537.84亩,农户460人1549人。三是人居环境持续优化。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20余场次、爱国卫生运动5场次,清理堆放垃圾500余吨,完成新建公厕3座,配套垃圾清运车辆4辆,新增垃圾箱40个、垃圾桶100个,集中整治了垦区环境脏、乱、差问题。以“河(湖)长制”为抓手,加大对河道(湖)的巡查力度,河长累计巡河(湖)13次,社区级河长累计巡河15次,开展清河行动5次,出动车辆5台,清理河道垃圾0.8吨。
(五)政府治理能力不断提高
稳步推进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严格按照遮放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工作要求,牢抓职能转变、规范机构设置,围绕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职能,合理设置机构岗位。目前,遮放农场行政事业机构由改革前的4个办事处、35个生产队,改革后变为5个社区,35个居民小组,撤销原办事处各项职务,在2020年换届选举之前,由农场党委任命社区党总支书记、副书记,继续履行社区公共服务及企业生产经营工作职责。切实加强政治建设。全面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更加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全面推进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法治政府、廉洁政府、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着力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有效化解信访问题。按照“三到位一处理”原则,及时有效化解信访问题,严格落实维护稳定第一责任人责任,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强化应急处置机制建设,年内无重大信访事件发生。加强社会创新治理工作。调解各类民间纠纷27件,调解成功率为100%,为辖区居民提供免费法律援助19次。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落实“一岗双责、党政同责、齐抓共管”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执行“日排查、日报告、双签字”制度,组织各类安全检查37次,排查整改隐患35处,有效防止了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全场安全生产环境持续稳定向好。与此同时,基层武装、双拥共建、森林防火、垦区消防等工作得到加强,人事、统计、民宗、档案等工作有力推进,工会、共青团、妇联、关工委、残疾人等事业健康发展。
(六)基层党建工作不断夯实
严格贯彻落实“领头雁”制度体系,以基层党员创业带富、党员服务联系群众等活动为契机,提升党员党性觉悟及服务水平;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运用各种学习、培训、观摩、研讨交流等,重点提升小组支部书记及党务工作者的党建意识及业务水平;强化“三会一课”质量,创新“主题党日”形式,做好组织生活全纪实与党建信息报送工作。
(七)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
瞄准“靶心”,打好纪律教育“预防针”。以警示教育为抓手,充分发挥警示教育的震慑作用,在思想、作风、党性上持续为全场党员干部“补钙”“加油”;拧紧“螺栓”,扭住纪律教育“关节点”。认真履行监督检查职责,在“实”字上下功夫,开展各类监督检查工作93次,并在监督检查后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和工作提醒函;营造“生态”,筑牢纪律教育“防火墙。不断延伸监督“触角”,积极开展“上访变下访”活动,进组入户倾听群众诉求,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
(八)意识形态工作逐步强化
遮放农场党委把思想政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紧扣“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采取每周集中学习、专题研讨、专项培训、现场参观等多种学习方式,组织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党章党规,进一步推展学习内容,改进学习方法,深化学习效果。目前,共组织集体学习32次、中心组学习6次、学习型党组织集中学习8次。开展扫黑除恶、脱贫攻坚、禁毒预防教育、文明家风、宗教工作等讲习活动23场,受众人数达12369人次。特别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各党支部党员全面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在“学懂”“弄通”上下功夫,切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和核心要义学深学透。
一年来,遮放农场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遮放农场建设发展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场域经济总量小、财政保障能力弱,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尤为突出,三大支柱产业发展质量不高的问题将长期存在;群众在就业、出行、医疗等方面还有不少困难没有得到解决,违法违规建筑形势严峻不容忽视,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治理任重道远;干部执行力还不够强,工作制度落实不够规范,斗争精神还不够足,在讲担当、善作为、抓落实方面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主办单位:芒市人民政府 滇ICP备17006904号-1 滇公网安备 53310302000020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31030001 地址:斑色路16号 邮编:678400 电话:0692-3027271